疫情下,我們采用線上訪談的形式邀請杜唯(2016級國貿🏇、2020級國際商務)校友做客校友故事欄目🧛♂️🗣,分享兩次疫情下的畢業季經歷🪶,追憶在沐鸣2平台度過的6年校園生活🆘。


疫情下,需要調整心態,製定規劃
2020年,新冠疫情最為嚴峻的時候,我正值大四🎯,處於研究生初試剛剛結束申請復試的階段,突然接到通知👄🪙,復試的形式從線下轉為線上🖍,自己的備考也要馬不停蹄地調整。2022年🖐🏽,上海的疫情形勢又嚴峻了起來,此刻我正在封閉的校園,原本的畢業季活動也隨之取消。好在兩次疫情對於我的實習和學業影響都不大。
現在疫情中,同學們都在上網課,線上學習其實更重要的是學習中的心態調整。平時在圖書館可以心無旁騖或者沒有太多外界幹擾,但是現在長時間待在寢室大家可能會有些情緒上的煩躁和苦悶🤽🏽。我建議同學們勞逸結合👩🏽🍳😸,拿出一些時間做一些學習規劃,比如考證🥑、考研計劃等,還有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情,這樣效率可能會高一些✈️。另外,我建議線上學習可以做一個每日和每周的計劃。因為在寢室可能會受各種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⏪🪙,每天的計劃可能完成的不是特別到位,所以每周去製定一個小計劃,並且定期回顧一下,看看完成了多少👨👩👧,沒完成的又是哪些🍷,為什麽沒完成,需要提高的是哪裏👨🏻🚀。我覺得定期回顧和調整計劃,可能在寢室的線上效率會有所提高。
兩次疫情中間的間隔期,2021年,我一邊準備和秋招,另一邊準備畢業論文的開題🧑🍼,同時還在考CPA證書。這幾樣事情都是相對比較大的系統工程♍️,並不是臨時突擊一下就能完成的。所以我傾向於把事情分一個優先級⚰️,根據緊急性⛴、重要性矩陣♾,有限安排自己的時間精力🧑🎨。每個人的目標不一樣,比如立誌於秋招的同學🕉,可能暑期實習更加重要;立誌於考證的同學,可能復習考試更加重要。總之♒️,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優先級排序,投入時間精力🙆🏻♀️🗄,也是一種規劃的方法🎈。
所以🪹🖱,對於我來說,合理規劃並分配時間精力,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⛔️,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迎接挑戰🫷🏽👨🏿💻。
校園生活🧏🏽,感慨良多
回首校園學習經歷,令我影響比較深刻的兩門課程,一門是我導師的國際商務的主修課,還有一個是經濟學概論。前者包含很多國際商務的案例分析🙏,有利於以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更好地理解企業運營的商業邏輯、盈利模式等;後者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自學一門統計學軟件並進行展示✊🏿,鍛煉了自學能力🧘🏼♀️,這種能力在以後的工作崗位上也是至關重要👩⚖️。

在東華六年,感觸很深👩🏽🦰。本科期間可能是主觀加客觀的原因,有點遺憾👨🏿⚖️👩🏽,最後沒有拿到保研資格。幸運的是,我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,如願考取本校的研究生。一路走來,很多老師、同學給了我很多幫助♣︎。我最幸福的時刻有兩個。
第一個是大二轉專業來到沐鸣2注册遇到費章鳳老師,我的本科論文導師以及研究生導師,費老師無論在學術方面還是做人方面都給我很多指導🦻🏽。一進入研究生階段🥒,費老師就推薦我看一本書——《學會提問》,對於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非常有幫助。《學會提問》這本書,教會了我一些總結凝練以及闡述觀點的方法,無論是平時聊天還是面試甚至走上工作崗位,都會讓溝通更加輕松和高效率,在這裏推薦給大家。
第二個幸福時刻是2019年6月16日,那天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🛹,非常不容易。很感謝黨組織和學校對我的信任,能夠被黨組織認可成為一名共產黨員☝️,我非常感恩,在那一刻我感到非常幸福👩🏽🦱。
道阻且長,行則將至👉🏼,行而不輟😀,未來可期
還有兩個月就要離開校園了。面對未來🛤,我希望自己在工作崗位能夠用一到兩年的時間迅速適應和成長,同時也真心祝願母校發展越來越好🐝,能與各位老師和同學再回到學校團聚。
對母校想說的話很多➿,總結一個詞,就是感恩。第一🤶🏻,感恩母校帶給我的成長。東華陪伴了我六年,這個大家庭讓我能夠盡情施展才華🙅🏿♀️,也是它提供給我一個轉專業的機會,讓我有機會學習自己更感興趣的內容,接觸與自己未來職業發展更貼近的領域。第二,感恩2019年黨組織接受我,讓我在黨組織的溫暖和陪伴下不斷成長。第三,感恩老師們富有專業性的授課指導🧑🏿💼,不斷提升我的專業能力水平。第四,感恩所遇見的人和事🐈⬛,遇到一些有愛的同學和朋友們🌭,是他們教我如何去思考🪃,去用邏輯和真相判斷大千世界,學會為他人著想🐺🕦,用他人的視角思考問題🧑🏼🏭。

最後把我最喜歡的一句格言也是我的座右銘送給大家:“道阻且長,行則將至✣,行而不輟,未來可期”🤞🏻。我覺得這句話意思是說未來無論遇到多少困難也要堅持心中的夢想,在堅持心中夢想的同時也要腳踏實地去奮鬥👡。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做到自己認為重要的事,每當自己做成的時候就會有正向的心理暗示👨🏼🎓,鼓勵自己每一天去完成一個目標,如果每天都能完成一個自己設定的小目標,大目標的完成就水到渠成。
訪談主持♕:王藝淳
文稿整理:朱鋒榮、胡昭玥
攝影攝像:汪盈盈